返回列表
新时代民族院校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闭幕天博app手机app下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3-05-25 04:38:30

  5月18日至19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民族院校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指导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承办。国家民委二级巡视员戢广南、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中国民族图书馆原馆长吴贵飙等嘉宾受邀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全国37个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的图书馆5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后滨受中国图书馆学会及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的委托出席本次会议,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天博全站app(中国)官方网站下载研讨会,进一步强化民族地区高校与民族院校图书馆的合作,促进其他地区高校图书馆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邹吉忠在致辞中总结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服务效果,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把图书馆建成了服务民族工作、服务国家民委党组工作的第一方阵,希望各位参会代表深入研讨、深度交流、深刻碰撞,切实用好、用活民族高校图书馆资源,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更好地服务民族高校的教学教科研工作,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张焰在发言中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围绕服务、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做文章,召开学科学术论坛、撰写学科分析报告、建设学科数据库、举办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图书展览,工作步步登高,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支撑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支柱。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明新总结了过去三年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各馆坚持固本培基、夯实基础,做到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形成锐意进取、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戢广南发表讲话,指出本次会议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共谋新时代民族高校教育事业新发展,对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各院校图书馆要提高站位,全心全意依靠党的领导,聚焦主线工作,坚决执行好国家民委的工作部署和战略安排,服务好重大工程,整体推动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使命与重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主旨报告中,窦天芳以“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思考”为题,从智慧空间、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方面,对当前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参考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经验,深入思考“拟人化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构建“图书馆生态”的建设需求;吴贵飙以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为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从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古籍整理研究出版利用等方面,讨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卢云辉以“一所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为题,根据地方院校的发展基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同,具体分析地方院校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刘明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 赋能新时代民族院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为题,总结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建设经验,指出要紧扣时代脉搏,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平台,秉承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以书育人、以书化人,凝练高质量的育人服务内容,构建高质量的育人服务体系,践行“一流”图书馆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与服务质量,全力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贡献力量。

  5月18日下午,与会代表全体共同前往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调研,先后参观了校史成就展、智慧中心建设和丰台校区图书馆,通过海淀校区、丰台校区“两翼齐飞”的新格局,全面展现了中央民族大学新建设、新发展、新面貌和新征程,奋力推进学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培养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5月19日上午,在主题讨论环节,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介绍了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的研究进展,指出耶理巴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的建设为蒙古文古籍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线上阅读满足广大读者对蒙古文古籍的探索兴趣,满足古籍工作者和文化创作者对蒙古文古籍文献搜索查阅的需求,为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相关学科的教科研和自治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蔚宇以“基于开放融合的图书馆新生态——浅谈智慧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介绍五年来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在实体和虚拟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实践,提出民族(地区)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共享平台建设框架和实现路径;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启军以“追赶时代——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之路”为题,从历史追溯、功能定位、特色馆藏、未来向度四个方面介绍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探求图书馆从资源主导向服务主导的变革与转型;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金东讨论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挖掘古籍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他总结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一贯注重古籍工作,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主动服务国家大局,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挖掘古籍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5月19日下午,与会代表全体共同前往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调研,先后参观了北馆和南馆,实地考察了清华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资源建设和空间利用等内容。

  新时代民族院校图书馆工作研讨会是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倡议下举办的一次业界盛会,得到了国内各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图书馆的支持和参与。通过本次会议,国内各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图书馆增进了共识,就一些重要议题和发展规划达成了初步合作的意向,充分发挥了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中的“领头羊”地位,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将有力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并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刘文)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年5月3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桥社区,苍翠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通村达户的公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博望区人武部探索推行乡村振兴民兵志愿者+模式,组织民兵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区域、工厂车间,开展解难帮困志愿者服务

  当日,淮安方特旅游区发布五一黄金周多项娱乐活动,同步开启五一双重特惠票抢票通道,进一步为苏北旅游市场升温。(

  2023年4月20日,在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黄河沿岸,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开发项目的万亩山坡梯田里,千亩油菜花正开放。

  2023年4月9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下盘村古侗寨,数千名侗族群众和游客欢聚